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,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,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。如何更有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?怎样提升高等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?今年全国两会,代表委员纷纷围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建言献策。近年来,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,已成为每年新增就业的主力,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“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,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在服务教育、科技、人才融合发展中的交汇作用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说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分析,当前,人才结构性错配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。对此,我国高等教育也应快速响应需求的变化。“从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的角度来看,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,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和匹配度,是个重要的着力点。”李孝轩说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制度的设计、优化和改革,是一个系统工程,不仅需要教育系统内部的调整设计,也与收入分配、社会保障等教育之外的制度设计息息相关。“促进高质量发展,每个链条上都需要不同层次类型的专业人才支撑,急需健全和完善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基础的人才需求预测机制。”李孝轩说,要坚持“有效超前”和“有效匹配”原则,加强人才供需预研预判,制定国家、区域的中长期人才规划。教育系统则需合理编制、适时调整教育发展规划,着眼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期新质生产力发展,谋划资源布局,提高人才供给的前瞻性、适配性和耦合度。在过去的一年里,全国人大代表、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走访了四川省内和西部地区部分高校,调研了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与困难。他发现,高校毕业生就业难,有些是深层次结构性矛盾,有些则是阶段性暂时性困难。在陈卫看来,提升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适配性,要持续深化以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改革,既要跳出教育看就业,也要站在教育看就业,还要站在就业看教育,推动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改革。“具体来说,要优化学科专业设置,加强人才培养改革。”陈卫表示,各高校要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、就业前景广、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,对多年毕业去向落实率过低的学科专业及时调整。全国人大代表、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说,就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,全盘把握,在不同的学期阶段,对学生提供不同的就业指导,并结合学生个人特色提供针对性的帮助,进一步强化就业的针对性。吴德建议,从短期来看,可以加大毕业生基层项目实施力度,加大对吸纳高校应届毕业生入职工作的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力度,强化资金扶持;从长期来看,应当出台政策措施促进企事业单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合作,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、招生计划,进一步完善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,引导学生更好适应未来的职业选择与相关要求。在陈卫看来,首先要建立科学、公正、透明的就业评价体系。“就业涉及政府、学校、教师、学生、社会等,需构建多元主体参与、符合我国国情的就业综合评价体系,破解‘唯就业率’的单一评价导向。”陈卫说。从评价体系出发,延伸到大学生就业另一个重要端口——企业。作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渠道,企业应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?对实习生敞开怀抱,对毕业生兴味索然,部分企业在就业市场上的表现,也让代表委员反思,该如何加快解决高校毕业生实习与就业“两张皮”问题,能否通过给予税收优惠、补贴奖励等政策支持,鼓励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实训、就业岗位。丁建宁认为,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实习基地、人才工作站等建设,完善“联动培养、校企融通、资源共享”的协同育人机制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,实现分阶段、多元化就业,高校责无旁贷。“高校应将就业育人作为‘三全育人’的重要内容,不断加强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说。